相關文章
【發行背景】
人民幣在我國貨幣文化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除了正在流通使用的第四、五套人民幣外,其它的紙幣品種已完成了其特定的歷史使命,完全退出了流流領域,而作為一種藝術品和收藏品,又具有另一種特殊的職能——收藏投資價值。“停止流通”的人民幣作為一種“物以稀為貴”的特殊收藏品。為了滿足廣大的收藏愛好者的需要,我們費盡周轉收集了部分老版人民幣。隆重推出《國寶藏品》一、二、三套人民幣紙幣典藏。


【藏品介紹】
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12月1日,隨著解放戰爭節節勝利,人民幣的流通地區越來越大,票種越來越多,發行到1953年12月,共有12種面額。此套人民幣種類繁多,版別復雜,面額之大,最大面額為萬元券,創了人民幣之最(稀世珍鈔)
《國寶藏品》人民幣紙幣典藏共收藏第一套人民幣9枚:萬元鈔王、5千元、1千元、5百元、2百元、1百元、50元、20元、10元。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從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止,共發行了11種面額,計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第二套人民幣具有版別少,面額小,單位價值大,方便流通的特點。由于當時國內印鈔技術和能力不夠,又缺少高質量的專用印鈔紙,面額三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幣均由國內設計而委托前蘇聯代為印刷,故稱之為蘇印“三種票” 其中的三元券是我國迄今為止發行的唯一一張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俗稱鈔中之王)。
《國寶藏品》人民幣紙幣典藏共收藏第二套人民幣10枚:5元、3元(鈔中之王)、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第三套人民幣于1960年4月20日發行,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1962年4月20日發行的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是最早發行的版別。1966年1月10日,發行了1962年版1角券,因背面菊花兩邊為墨綠色,俗稱“背綠券”,(棗紅1角券俗稱“中國幣王”,背綠1 角券俗稱“中國鈔王”)
《國寶藏品》人民幣紙幣典藏共收藏第三套人民幣12枚: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棗紅1角和背綠1 角。 中國紙幣作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化載體,在錢幣收藏領域中異軍突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者的關注。中國紙幣集藏是一種品位高雅和收藏投資的體現,通過對錢幣的收藏,鑒賞和研究。完全退出流通領域的紙幣,而作為一種藝術品和收藏品,人民幣紙幣又具有另一種特殊的職能——收藏投資價值。
鑒于此,中國收藏品鑒定中心和中國收藏家投資協會研究決定,為保證該藏品的權威性、真實性,特對《國寶藏品》的編撰進行全程監制。藏品限量發行188套。
給我推薦
-
¥10800.00元
-
¥6800.00元
-
¥12680.00元
-
¥7800.00元
-
¥99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