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藏品名稱】偉人風采流通紀念幣大全套
【藏品類別】流通紀念幣
【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鑄造單位】上海造幣廠
【藏品內容】宋慶齡、周恩來、鄧小平、陳云、劉少奇、朱德、毛澤東七枚流通紀念幣
【藏品面值】1元
【藏品材質】鋼芯鍍鎳
【藏品規格】每枚硬幣直徑25毫米,重量6.05克,厚度1.85毫米
【藏品描述】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這7枚偉人流通紀念幣分別是宋慶齡、周恩來、鄧小平、陳云、劉少奇、朱德、毛澤東七位偉人流通紀念幣。
(1)毛澤東紀念幣
毛澤東流通紀念幣,1993年12月16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毛澤東同志故居——韶山、面值及年號,背面圖案:毛澤東側面頭像記“毛澤東誕辰100周年1893—1993”字樣。
(2)朱德紀念幣
1996年11月27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四川儀隴朱德故居、面額及年號,背面圖案:朱德素描頭像及“朱德誕辰110周年1886——1996”字樣。
(3)周恩來紀念幣
1998年3月2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江蘇淮安周恩來故居、面值及年號,背面圖案:周恩來素描頭像及“周恩來誕辰100周年1898—1998”字樣。
(4)劉少奇紀念幣
1998年11月21日,正面圖案:國名、湖南花明樓劉少奇故居、面值及年號,背面圖案:劉少奇頭像及“劉少奇誕辰100周年1898—1998”字樣。
(5)鄧小平紀念幣
2004年8月22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面值及年號,背面圖案:鄧小平頭像和“鄧小平誕辰100周年1904—2004”字樣。
(6)宋慶齡紀念幣
1993年1月16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上海宋慶齡故居、面額及年號;背面圖案為宋慶齡頭像及“宋慶齡誕辰100周年1893—1993”字樣。該幣是人物系列中的第一枚,也是第一枚女性人物紀念幣。
(7)陳云紀念幣
2005年6月13日發行,正面圖案:國名、上海青浦陳云故居、面值及年號,背面圖案:陳云頭像及“陳云誕辰100周年1905—2005”字樣。
另外,偉人風采流通紀念幣大全套配有高檔亞克力擋板可以對紀念幣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收藏價值】
1、流通紀念幣是為了紀念重大歷史事件、杰出人物或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金屬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一般貨幣功能,又兼具文化紀念和收藏意義。
2、相比于貴重的金銀幣,流通紀念幣平民化的身份更適合大眾的口味,在社會上的影響也大,紀念作用更明顯。
3、然而國家對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是十分嚴肅的,發行量納入國家貨幣發行計劃,占貨幣發行總量的份額。發行之前一般不作計劃性預告,只在發行的同時公布發行量和相關信息,一旦發行,便不準再造發行,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4、流通紀念幣也不因身份的普通而濫發,在題材選擇上比金銀紀念幣更苛刻,每年僅發行2至4套,遠遠少于金銀紀念幣、郵票和磁卡。
5、在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流通紀念幣中,有一個系列的流通紀念幣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與地位,它就是“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
【市場價值】
首先,“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然后又由多向少回歸的過程。在迄今為止所發行的“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中,其發行量的變化分別是:《宋慶齡》1044.8萬枚-《毛澤東》2000萬-《朱德》1000萬枚-《周恩來》2000萬枚-《劉少奇》1000萬枚。盡管中國人民銀行在制訂“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時,更多的是從“偉人”的“級別”、“規格”、“待遇”上去“考量”,但二級收藏品市場行情的變化,以及需求群體的變化等等,顯然也是一個“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和增值潛力。相對于“遺產”系列和“珍稀動物”系列特種流通紀念幣而言,“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具有面值低、占用資金量少、重量輕便于攜帶和交易、市場形象好便于操作等優勢。
再次,由于現階段的流通紀念幣不僅處于97年高潮之后連續下跌7年之久的最低點,而且絕大多數品種的價格幾乎是97年高潮時價格的1/10,類似于《建黨》(全套3枚,面值共3元)、《希望工程》(全套1枚,面值1元)、《香港回歸》(全套2枚,面值共20元)等流通紀念幣的價格更只有8.50元、6.50元和20.50元。
因此,不僅市場進一步向下的殺跌動能已經消耗殆盡,而且市場積蓄的做多能量越積越多,急待尋找到宣泄的切入點與時機。有鑒于此,現階段的“偉人”系列流通紀念幣,顯然處于一個低風險、高安全性與高收益的階段。
給我推薦
-
¥90.00元
-
¥85.00元
-
¥760.00元
-
¥9800.00元
-
¥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