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中國人民銀行于2018年11月16日發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6個規格,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5枚。對于本套金銀幣設計團隊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中國人民銀行于2018年11月16日發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6個規格,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5枚。對于本套金銀幣設計團隊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時刻。
講好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講好改革開放的故事?如何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如何展示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這是我們項目總執行思考的核心問題。
項目前期的設計主題論證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思維不斷提升的過程。我們希望本套金銀幣既能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又能展望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光明前景,既能包含對內改革的重大事件,又能表現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同時能夠契合改革開放40年的慶祝主題。
2018年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牽頭,中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郵票印制局以及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領導和專家于中國金幣總公司就本項目的主題思想、設計方向、搭配方案等進行研討,經過中國金幣總公司董事王安與項目總執行反復提煉,將六枚金銀幣圖案定為三個主要內容:表現歡慶的場景,表現“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表現改革開放的典型地區。
六枚紀念幣中唯一的金幣以數字“40”和牡丹花來表現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數字“40”由從窄到寬、由近而遠的線條漸變而成,線條不斷延伸,喻示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牡丹花則運用寫實的藝術手法,表現出花團錦簇的景象,象征國家繁榮富強,喻示改革開放將取得偉大成就。抽象的數字與寫實的花卉形成鮮明對比,強烈突出了慶祝主題。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決定以項目中最大規格(直徑70mm)的銀幣來展現“一帶一路”的相關元素:陸地、海洋、火車、輪船象征“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互聯互通、陸海統籌、東西聯動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地球經緯線、WTO、橄欖枝象征中國希望擁抱世界、促進和平發展的美好愿望;畫面最主體的橋象征“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夢與世界夢交匯的橋梁,是相關國家人民筑夢的戰略紐帶。
但如何將眾多設計元素統籌在一個畫面里是難點,在聽取王安董事和清華美院吳冠英教授的建議后,設計者借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水墨語言,注入裝飾性的審美趣味,結合西方繪畫的明暗光影,對畫面中每個設計元素的大小位置、每根圓弧曲線進行反復推敲,在寫實手法與空間關系中取得平衡,讓畫面變得安定均衡。
展現四個改革開放代表性地區
通過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安徽小崗村、深圳特區、浦東新區、雄安新區,結合“點、線、面”的設計理念和裝飾圖案化的藝術手法,組成系列來表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壯闊歷程和光明前景。
安徽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象征1978年農村改革的啟始,我們選用具有相同象征意義的“禾苗”結合“點”的理念構圖布局:畫面的左側,18棵禾苗充滿秩序感的排列組合,象征小崗村18戶農民率先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手印,實行“大包干”的大膽嘗試;畫面的右側,成熟飽滿的稻穗則象征豐收,喻示改革開放將取得豐碩成果。通過書寫式的繪畫展現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兩萬基建工程兵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幾十萬建設者云集深圳,他們都成為特區建設的“拓荒牛”。設計者選擇用“線”作為構圖靈感,將一座座崛起的深圳標志性建筑根據高低層次、疏密關系精心編排后作為畫面主體,象征分秒必爭、日新月異的深圳速度;配以飛揚的飄帶,象征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的深圳精神;拓荒牛雕塑喻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埋頭苦干,繼續書寫改革開放的傳奇。
上海是中國沿海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對外貿易中心,199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出“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決策。同樣貫穿“線”的設計理念,這枚幣以巍峨高聳的浦東標志性建筑為畫面主體,象征迎難而上、永攀高峰的上海高度;滔滔黃浦江象征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南浦大橋極富韻律感的形象,仿佛奏響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華彩樂章。
雄安新區設計大量運用抽象的表現手法和幾何圖形來展現我們對未來的遐想。雄安部分區域輪廓線延伸向遠方,象征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謀劃的大戰略、大手筆、大格局的國家級創新平臺;二進制碼等抽象科技符號與組合的光影象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智慧之城的美好未來;流動的線條與荷花相互映襯,展現慶祝氣氛;有機排列的圓圈喻示全國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歷史擔當,全力以赴把雄安新區打造成改革開放新高地。
雄安新區銀幣是本次設計中最具挑戰的一枚,設計者列出了一些關鍵詞如“雄安新區規劃圖”、“綠色”、“芯片”等作為設計線索,先后以生態、科技等主題創作了四稿,卻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未能通過審批。
發行之日迫在眉睫,上級單位要求兩日內重新拿出設計方案,為此王安董事親自設計,大量研讀關于雄安新區的權威文章和最新報道,從字里行間捕捉設計靈感。雄安作為國家大事、千年大計,未來一切皆有可能,若拘泥于已知的設計元素中,又如何能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因此只能通過抽象手法和具象圖案相結合,營造恢弘的場面和極具未來感的形象,體現雄安新區的偉大氣魄和豐富內涵。項目總執行李繼業負責設計圖稿平面效果制作及浮雕工藝設計效果的調整工作。歷經5次修改,雄安新區設計圖稿最終獲得中央審批。
創新設計模式
作為重大政治題材項目,本次項目設計工作時間緊迫,規格較多,審批環節嚴格。我們早謀劃、早啟動,要求全體設計師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改革開放40周年偉大成就的有關精神并采取措施提高設計團隊工作效率、提升項目圖稿設計質量。
一是打破常規,建立團隊集中設計及分工合作模式。我們以專家指導、設計師明確分工、定向圖稿創作的方式,創新性組建項目設計團隊,邀請全國各地七名熱衷于金幣設計、富有激情與創造力的優秀設計師到金幣總公司進行集中創作。
李繼業和陳芃芃作為項目總執行,負責統籌協調項目進度,組織設計者學習項目相關文件、觀摩音畫視頻資料、實地走訪部分改革開放代表性地區,指導設計具體執行和圖稿深化完善,并多次拜訪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與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高度把握該項目金銀幣設計思想,以更高的政治意識統籌設計方向,而后由設計者執筆進入實質性創作。
為提高團隊合作水平,我們結合設計者自身興趣和擅長方向統籌任務分工。我們與每位設計者充分溝通,了解其興趣,并讓每位設計者試畫設計草稿,結合其內容和風格傾向分配任務。
成都印鈔有限公司黃琴擅長紋樣設計,我們安排其負責設計改革開放40周年金幣;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鐘承辛和沈陽造幣廠吳英昌分別有著較強的平面構成意識和扎實的
國畫功底,則安排其分別負責“安徽小崗村”銀幣和“一帶一路”銀幣;來自中國金幣深圳經銷中心、上海金幣投資有限公司的鄧姍姍、童方對本地改革開放有切身體會且對本地主題紀念幣有濃厚興趣,我們安排其分別負責設計本地改革開放主題的銀幣。最終,項目設計快速推進,各位設計師揚長避短,我們的團隊分工取得了理想效果。
二是建立導師制,精準把握項目設計思想性與藝術性。王安董事與清華美術學院吳冠英教授作為導師,為該項目金銀幣設計全程指導,層層把關。王安董事負責把握設計方向和主題,對設計師圖稿的閃光點和潛在提升方向提出高屋建瓴的指導,使整套金銀幣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做到和諧統一。
吳冠英教授在畫面細節、布局安排、表現技巧等方面為團隊設計師提供更具整體性、一貫性的指導意見。實行導師制,一方面有效幫助設計團隊不斷完善圖稿,提升金銀幣的思想性、藝術性和美觀度;一方面助推設計人才培養,提升設計師專業素養,幫助設計師克服政治題材畏難心理、樹立自信并積累同類題材設計寶貴經驗。
本套金銀幣的設計歷經108天,團隊成員肩負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最好的設計展現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作者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金銀紀念幣”項目總執行之一)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