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同開珎銅錢
2019-06-05 03:13:20 /用戶投稿
摘要: 上星期六,正值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4個節(jié)氣——處暑?!对铝钇呤蚣狻酚涊d:“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意味著暑熱正式停止,大家行將迎來涼快的時節(jié)。 這樣的好日子,前來鑒寶的藏友真不少呢!
上星期六,正值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4個節(jié)氣——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意味著暑熱正式停止,大家行將迎來涼快的時節(jié)。
這樣的好日子,前來鑒寶的藏友真不少呢!帶來的寶物也不乏珍品:頗有意思的日本古錢、南北朝越窯四系青釉罐、明代雙清紋石雕繡墩、清代田智枚的書法……快來賞識一下吧!
日本和同開珎銅錢
判定:大河鑒寶錢幣與青銅器判定專家于倩
點評:判定現(xiàn)場經(jīng)常能見到日本、越南、朝鮮的古錢幣,但大多都是些存世量較多的種類,上星期六鑒寶,藏友王先生持一枚錢幣來鑒。這是一枚罕見的日本古錢幣,面文“和同開珎”,素背無字。據(jù)說是在洛陽古玩城交流得來。直徑2.46厘米,厚0.12厘米,重2.75克。
“和同開珎”銅錢始鑄于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我國唐代景龍二年,公元708年)。為日本皇朝十二錢的第一種錢幣,錢文隸書旋讀。對于錢文讀法,有日本專家以為,“同”系“銅”之省文,“珎”系“寳”之省文,故“和同開珎”應讀為“和銅開寳”,歸于年號錢一類,錢文的意思是:“和銅年間開端流轉的寶貨。”
但也有日本專家以為“和同開珎”銅錢不是年號錢,“珎”應讀為“珍”。這種說法,不敢茍同,日本“和同開珎”效法我國唐朝的“開元通寶”錢文是無可爭辯的現(xiàn)實,但就此得出“珎”讀“珍”,不該讀“寳”則非常勉強,我國古代錢幣有稱“寶”、稱“貨”、稱“泉”,而沒有稱“珍”者,日本元明天皇期間運用漢字,不該該稱錢為“珍”。
上世紀90年代,公民教育出版社編撰的九年義務教育《我國前史》教科書,就引用了日本“和同開珎”錢幣的材料,其時給“珎”注音為“zhēn”,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注音不當,所以在修訂本和新編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都改注音為“bǎo”。這是我國前史學界、錢幣學界大多數(shù)專家的意見。
商場參閱:此枚日本錢幣通體黑漆古,鍛造精整,是研討中日錢銀史、錢幣學的什物材料,存世量較少。當前商場價約4000元公民幣。
越窯四系青釉罐(南北朝)
判定:大河鑒寶陶瓷判定專家李衛(wèi)國
點評:鄭州藏友王先生拿來青釉四系罐求鑒,經(jīng)專家細心辨認,定為越窯南北朝期間的珍品。器高26cm,口徑13.5cm,胎色灰白,胎釉接合處有火石紅,肩上有些刻有蓮瓣紋,下部有太陽紋及斜方格紋,這和南北朝釋教盛行有關,器口處有四系,器身紋路明晰,器形古拙大方,很有氣勢。
最早提到越窯的是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越州瓷,越州瓷皆有青則益茶……”陸龜蒙在《秘色越器》中說:“九秋風露越窯干,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的首要產地在上虞、余姚、紹興等,周時為越國,唐為越州,因而而得名。越州自東漢創(chuàng)燒青瓷以來,經(jīng)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直到宋,從未間斷過,越窯發(fā)展迅速,窯口散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是我國最早形成的窯口眾多,散布較廣,商品個性共同的越窯體系,現(xiàn)在說的“南青北白”,南青就指的是越窯。
商場參閱:這件藏品保留非常完好,層次較高,評價6萬元擺布。
田智枚“以書法出名”(清代)
判定:大河鑒寶書畫判定專家于建華
點評:本期鑒寶有藏友持著一軸山東籍的翰林書法求判定。翻開裝池精美的字軸,山東濰縣(今濰坊市)籍翰林田智枚行書映入眼簾。細細審視書法用筆和鈐印,真品無疑。
田智枚此幅書法,101cm×29cm的尺幅,行書錄了一首“宋四家”之一蔡襄(另三家蘇軾、黃庭堅、米芾)的《夢中》七言絕句,云:天邊烏云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睞看人萬里情。落名“田智枚”窮款,鈐印“介臣田智枚印”白文和“壬辰翰林”朱文,引首“閑云野隺”白文。“壬辰”是
光緒十八年(1892年),田智枚中的二甲八名進士,享“賜進士身世”稱謂。
不拘書家錄的蔡襄的詩作,書法的用筆和取勢也多是蔡襄的相貌。整幅看上去整齊、秀美,一眼能夠看出用筆結體是受“二王”的影響較大,筆筆中鋒,字法謹嚴,處處精麗,力追平緩蘊藉的品格。書中偶或的幾筆橫畫長筆,多少有些黃庭堅和文徵明影子,此則為書幅增添了少許放逸灑脫之氣,這卻是契合了書家引首鈐印“閑云野隺”。
田智枚生于同治元年(1862),卒于民國十年(1921)。字介臣,號簡軒。中進士后選庶吉士,三年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出督貴州學政,曾任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歷官至弼德院秘書長(院長奕劻)。入民國(1912),退隱鄉(xiāng)里,曾興辦小學,并在濟南、濰縣兩地開設德和堂中藥店,對困苦病人布施成藥,得善行之譽。頗工書法,得享盛名。民國七年(1918)10月,徐世昌就任北京政府大總統(tǒng)后,曾函請?zhí)镏敲陡熬┫逭镣窬苤?。此年徐大總統(tǒng)書贈大字“壽”以賀田智枚六十大壽。
商場參閱:田智枚賜進士身世頭銜,更重要的是伊“以書法出名”,現(xiàn)在南北拍賣商場皆有伊之書法投拍,一般情況下,行書著作能夠拍至每平尺8000~1萬元,此幅3平尺不到一點兒,商場應在2.8萬~3萬元之間。
雙清紋石雕繡墩(明代)
判定:大河鑒寶玉器及雜項判定專家張保龍
點評:繡墩,呈現(xiàn)于我國五代期間,是一種兩頭小、中心大、無足、無靠背的腰鼓形坐具。繡墩原名坐墩,因在墩面常常蒙有兼具防塵和裝飾作用的繡套,故名繡墩。繡墩陳設于廳堂、書房當中,具有文雅而絢麗的古典美的藝術個性,因而,在宋代已得到遍及運用。進入明清期間,繡墩在宮殿以內及富有文士之家則尤為流行。繡墩除木質外,還有草編、竹編、藤編、彩漆、雕漆、陶瓷、搪瓷、石雕等多種質地。而其間明代繡墩和石雕繡墩存世尤為罕見。
此石雕繡墩高45厘米,墩面直徑50厘米,青石原料。歸納運用透雕、圓雕、掏膛、打磨等多種技法雕刻而成。墩體中空,面與底光素,通身滿體透雕梅樹、蒼松、翠竹紋飾。雖為石雕,但雕刻之細膩,打磨之光潤,形象之逼真,幾乎能夠與古代玉雕技術相媲美。
此繡墩墩體具有低矮粗碩的突出特征,顯著有別于清代繡墩外型細而高的特色,顯屬明代遺物,乃明代鼎盛期間江南“鐘鳴鼎食之家,筆墨詩書之族”陳設于院子當中或涼亭以內用于夏日納涼的坐具。梅、竹素以傲霜斗雪、迎嚴寒而不凋的可貴性格而得名“雙清”,歷代文人雅士多案置梅、竹盆景以明志。
商場參閱:如此藝術水平高明、涵義典雅的明代石雕繡墩,實不多見。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其商場參閱價10萬元擺布。
本文來自廣發(fā)藏品網(wǎng),轉載注明原文出處
上一篇: “國家名片”--連體鈔 下一篇: 人民幣未來演變將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貨幣
推薦文章
- 50元紀念鈔最新價格一張 建國鈔50元收購價
- 1角硬幣價格 1角硬幣值多少錢?
- 中國2019新紙幣1元硬幣 中國2019新紙幣1元硬幣圖片
- 1981年1元硬幣價格表 1981年1元硬幣值多少錢
- 菊花一元硬幣價值多少錢 菊花一元硬幣價值
- 一元硬幣價格表 一元硬幣收藏價值
- 1986年一分硬幣價值多少 1986年一分硬幣收藏潛力分析
- 82年2分硬幣最新價格 82年2分硬幣收藏價值
- 2007年蘭花一角硬幣價格 蘭花一角硬幣價值分析
- 一角硬幣最新價格表 一角硬幣為什么值得收藏
- 2006年1元硬幣價格 2006年1元硬幣圖片分析
- 1981年5角硬幣價格 1981年5角硬幣收藏價值
- 第四套四連體鈔價格 第四套四連體鈔市場行情分析
- 70周年硬幣值多少錢 70周年硬幣值得收藏嗎
- 5分硬幣價格表 5分硬幣值得收藏嗎
最新商品
-
1993年一千元國庫...
¥5300.00
-
1987年五元國庫券...
¥0.00
-
古錢幣收藏 包船洋2...
¥2380.00
-
驚爆價!1992憲法...
¥165.00
-
世界連體鈔王整版鈔大...
¥4800.00
-
世博國瓷珍郵...
¥2680.00
-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19800.00
-
碧璽戒指18K白金 ...
¥88390.00
-
朝鮮金日成誕辰100...
¥0.00
-
中港澳臺紀念鈔珍藏冊...
¥3250.00
-
香港10元塑料鈔【等...
¥10.00
-
喜慶高檔琺瑯陶瓷餐具...
¥498.00
-
2009-8中國與世...
¥160.00
-
第一輪生肖郵票T90...
¥35.00
-
51.2MM天然A...
¥396.00